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有机农产品缘何遇冷?欲突破需重新定位

有机农产品缘何遇冷?欲突破需重新定位

发布时间:2015/08/11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1511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添加剂的有机农产品应运而生,然而很多消费者却并不买账。有人说太贵,买不起;有人说真假难辨,不敢买;还有人说是噱头,炒概念。那么,到底何为有机农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发展趋势怎样?

  有机农产品,不是概念,更不是噱头

  “有机食品,是一种经过质量认证、目前国际上安全水平最高的食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高级检查员张瑞明介绍说,有机农产品,认证特别严格。不是说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不用添加剂,就是“有机食品”了,还要对土壤、灌溉水,甚至空气,进行达标认证,包括种子的选取、育苗、插秧、病虫害防治、烘干、储藏、销售等一系列的跟踪检测,并且认证有效期只有一年。

  据了解,从全省情况来看,有机认证关中和陕北地区面积最大,并以种植业为主,但种类较少。其中,苹果有机认证占比最大,证书比例占15%左右。而陕南地区的认证产品种类最多,占全省1/3左右。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洋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共有黑米酒业、永辉稻米、白云蔬菜等有机生产企业24户,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共12万余亩。

  “有机农产品有三大特点:自然、健康、环保。”在洋县采访时,陕西朱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宝奇,带记者来到公司通过有机认证的90亩葡萄园。王宝奇说,公司务作的葡萄,不仅不用农药、化肥,也禁止使用膨大剂等化学激素,葡萄口感极佳,甜度比普通葡萄高6%左右,价格也高出很多,一般葡萄每公斤8元,公司卖到30元,供不应求。记者看到,为了减少病虫害,葡萄园除了使用黏虫板、防虫灯外,还用上了“智能日光葡萄袋”,几个工人正在田间垄上人工除草。

  来到洋县晶霞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娥对记者说,当初选择地块时就费了很大工夫,因为要达到国家农田二级标准,还要在停止使用农药和化肥2-3年后才能正式成为有机农场,同时周围不能有工厂,因为水源、空气都要检测合格才能认证。

  投入高,产量低,难进寻常百姓家

  在人们普遍担心“入口”安全的背景下,原生态的“有机”农产品,想必十分走俏。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非如此。作为高端有机蔬菜生产商——洋县白云现代农业园负责人宋东峰、洋县晶霞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娥,日前都坦言: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盈利。

  问及原因,答曰:“投入高,产量低,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

  “相比传统作务,黏虫板、杀虫灯、有机肥、农家肥、人工除草等投入很大,人工管理费用增高,成本居高不下。”宋东峰说,每年光上万元的有机农产品认证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普通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占到55%,而使用有机肥氮磷钾含量只有5%。“所以,生长慢,产量低,加上有些蔬菜品相不好,销售并不理想。”

  据韩建娥介绍,由于消费者整体接受度不高,有机农产品也会遇到“质优价不优”的情况。“有机稻米,县上的指导价是16元/公斤,实际上能卖到12元/公斤都算好的。等到每年新米快下来的时候,库存的有机稻米也就3元4元当做普通米卖掉了。”

  日前,记者在西安华润万家、沃尔玛、麦德龙等数个大型超市,均没有找到有机蔬菜和瓜果。在西安王府井副一楼一家高端进口食品超市里,记者才见到3种有机蔬菜:西葫芦、尖椒、黄瓜,价格均比普通同类蔬菜高出一倍多。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很多市民表示对有机农产品真伪难辨,甚至持怀疑态度。在此情况下,价格就成了决定性因素。价格太高,就很难卖出去。

  如何区分真假有机农产品呢?高级检查员张瑞明说,企业只有取得认证证书,才能拥有有机码(身份证)。消费者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上输入这个有机编码,查到企业生产相关信息,否则,就是假冒产品,可向质检、工商等部门投诉。

  张瑞明表示,目前从成分来看,有机与普通农产品营养价值几乎一样,但消费有机农产品会更安全、更放心。

  突破瓶颈,还需重新定位

  据了解,按照等级划分,目前农产品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3个级别。依据陕西省发展实际和市民消费水平,无公害蔬菜依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需求,而绿色和有机蔬菜因为受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双高”的影响,市场占有份额微不足道。

  张瑞明建议,从企业来说,遴选自己的优势产品,对市场上接受度高的农产品做有机认证是锦上添花,比如我省的苹果、猕猴桃等,销售效果就会比较好;而大米、食用菌类的效果则不那么明显。但是,要认识到有机农业的国际先进性,尽量开辟高端市场,采取直销或专卖店形式,拓宽销售渠道。

  “从长远来看,有机食品的生产不仅为人类提供优质的食物,还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张瑞明说,“政府应加强有机认证监管力度的同时,给予有机农产品生产者一定的扶持。”

  为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洋县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有机产业发展,去年又增加到600万元,扶持企业有机产品认证及有机肥料采购。另外,有机农产品基地环境检测费,由县财政全额负担;产品认证费及年度复评认证费,由县财政补助60%,并对有机基地肥料实行定额补贴。当然,企业也要坚持质量为上和品牌维护,建立有机农产品的公信力,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文章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