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现代农业 > 中央一号文件指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中央一号文件指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5/02/05 现代农业 浏览次数:1404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一方面要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现代农业的路怎么走?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这条路变得更加清晰。

中央一号文件指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是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更均衡更全面的农业发展观。农民常常说,这些年增产靠化肥、治病虫靠农药;务农一年净赚几百元钱,还不如打工一月。目前,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面临老龄化、兼业化的挑战,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并存,这些阶段性特征,倒逼着传统农业必须“转方式、调结构”,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正是由于这种紧迫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明确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粮食生产,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核心。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刚性增加,粮食问题丝毫马虎不得。专家认为,实践中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必须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
  怎样把这种粮食生产能力落实到位?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我国落实“米袋子”的有效探索,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确立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要突出地方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是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认为,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粮保住,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棉油糖、“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若把农业结构调整比作一艘船,那么,市场竞争力就是导航灯,科技创新是风帆,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要到达的彼岸。
  注重提高竞争力,意味着农业发展也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讲求经济效益。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不断优化种养结构、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向紧缺品种、优质特色产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整,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意味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要求,今后要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研人员持股激励改革试点。日前,国家已在4个中央级科研机构开展种业权益比例试点工作。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说,这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制度创新,一是给科研单位和人员“赋权”,既可以是单一收益权,也可以是成果的占有、使用、处置、收益权;二是要给科研单位和人员“让利”,提高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积极性。
  注重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加强农业生态治理。现实中,尽管粮食产量取得了“十一连增”的成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加剧;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利用率却不到30%;每年使用的240万吨塑料薄膜中,能回收的不到六成。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一方面要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等试点工作,随着投入的逐步增加,现状将得到较大改观。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