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现代农业 > 肥料土壤这五年

肥料土壤这五年

发布时间:2017/10/12 现代农业 浏览次数:1627

1、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

2015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确立了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

各地按照投入减量化、技术集成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要求,集成推广了种肥同播机械施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经济作物高效施肥等节肥增效技术模式,实现了化肥减量增效。同时探索了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金融保险支持等运营方式,使行动取得了扎实进展。

一是化肥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2016年,全国农用化肥用量约6000万吨(折纯),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湖南、甘肃等省(区、市)实现负增长。二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重无机轻有机“三重三轻”的施肥观念得到改变。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结构更加合理。三是化肥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16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近16亿亩,机械施肥面积达8.1亿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超9000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达4亿亩次,带动了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逾80%

截至2016年底,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近16亿亩,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配方肥用量已占主要粮食作物用肥总量的50%以上。

一是促进了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增产幅度为小麦7.1%、水稻7.5%、玉米7.1%,亩均节本增收为小麦22元、水稻65元、玉米72元。经济园艺作物增收效果更为明显,广东省蔬菜亩增产46.6公斤、增收120元,水果亩增产43公斤、增收158元。

二是促进了节能减排。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2公斤(折纯),全国减少不合理施肥约129.51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3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65万吨。

三是促进了施肥方式转变。将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机械深施、机械喷施、种肥同播、有机无机配施、种植绿肥等技术及果菜茶滴灌、喷灌、渗灌水肥一体施用技术相融合,促进了施肥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

四是优化了施肥结构。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等施肥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得以转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

3、水肥一体化应用超 9000万亩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研究、示范和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通过项目示范,带动近30个省(区、市)推广应用,由棉花、果树、蔬菜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截至2016年应用面积超过9000万亩。二是节水增粮成效明显。在粮食作物应用上,在节水40%的前提下实现增产20%~50%。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实现玉米亩增产250公斤,马铃薯亩增产1500公斤;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实现冬小麦亩增产100公斤,玉米亩增产150公斤。三是技术模式不断创新。按区域划分,有干旱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丘陵山区重力滴灌水肥一体化、平原微喷水肥一体化等模式;按设备划分,有移动式微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模式、小型简易自助式水肥一体化模式等;按设施条件划分,有普通大田水肥一体化模式、温室膜面集雨水肥一体化模式等。四是技术产品不断完善。通过田间试验,取得大量喷微灌条件下灌溉和施肥参数,为优化技术模式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喷滴灌管(带)、过滤、施肥及系统控制等设备日趋成熟;水溶肥料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水溶肥料企业,开发生产了适合不同作物的水溶肥料品种。五是投入成本大幅降低。通过集中攻关基本实现国产化,设备投入从每亩2000~3000元降低到800~1000元,高效水溶肥从每吨20000多元降低到10000元。

4、有机肥替代项目加快实施

2016年,农业部率先在陕西延川、山东招远、四川蒲江等8个县(市)开展试点,集成一批有机肥替代技术。2017年,正式启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创建一批果菜茶知名品牌,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运营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模式,构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

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果—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自然生草+绿肥”模式;在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浙—闽—粤柑橘带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果—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自然生草+绿肥”模式;在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模式、“菜—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模式、“茶—沼—畜”模式、“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

5、补充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

近年来,农业部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等项目,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地力培肥、有机肥施用。2016年,实施秸秆还田综合技术面积1321.25万亩,绿肥种植示范面积1036.2万亩,改良培肥综合技术面积237.48万亩。

一是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酸碱度趋于合理水平,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二是提高经济效益。2016年秸秆腐熟还田平均稻谷亩增产33.3公斤,亩均增收91.9元,每亩减少化肥用量2.9公斤(纯量),节支8.7元。绿肥还田平均亩增产42公斤,平均亩增收115元,每亩减少化肥用量4.3公斤,节支12.9元。酸性土壤改良技术平均亩增产28公斤,平均亩增收77.2元。三是彰显生态效益。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消除了火灾事故隐患,保证了航空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减少了稻草乱堆乱放滋生蚊虫、苍蝇和跳蚤的几率,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遏制了水体富营养化。稻草、绿肥鲜草大量还田和有机肥的施用,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3公斤以上,平衡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化肥当季利用率。有机与无机肥施用平衡,避免盲目施肥特别是过量施用氮肥所带来的禾苗过旺生长,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6、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国粮食生产差距在旱区,增产潜力在旱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的重点也在旱区。长期以来,农业部始终把加快旱作农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积极探索、增加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墒情监测等项目资金投入累计近70亿元,以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集雨补灌、抗旱抗逆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超过4亿亩。

一是技术创新与集成配套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紧紧围绕重点作物和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强、使用简便、投入少、见效快的技术模式,建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旱作农业示范区。尤其是膜下滴灌、全膜覆盖等技术在西北地区率先突破,带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二是旱作农业种植结构明显优化。过去,我国北方玉米主要分布在降雨量450毫米以上、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种植范围已扩大到降雨量300毫米以上、海拔2350米以下地区。旱作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布局。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以旱作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近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为确保粮食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7、登记管理及标准建设不断完善

2015年9月,农业部启动肥料登记管理改革。此次肥料登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提交肥料样品、质量复核性检测和肥料残留试验、肥料田间示范试验3项规定,要求肥料生产企业和登记管理机关在操作上规范要求、严格把关,意在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肥料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5年来,各类国家、行业和农业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持续开展,标准建设日趋完善。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新修订的《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复肥产品部分)》正式施行,将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硫包衣缓控释复肥、脲醛缓释复肥、稳定性复肥和无机包裹型复肥等肥料品种纳入工业生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为新型复合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有机质分级测定》《肥料增效剂双氰胺含量的测定》《水溶肥料聚天门冬氨酸含量的测定》《水溶肥料钴、钛含量测定》等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填补了行业空白。

8、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肥行业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化肥市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受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等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和环保压力加大的影响,以及规模化经营对优质肥料需求的增加,倒逼肥料行业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促进市场转型升级。

一是新型肥料产品市场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针对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发展减量增效的高科技含量产品,其中新型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等产品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土壤修复市场“蓝海”凸显。二是农化服务走向成熟。5年来,农业部积极推进农企合作,培育了一批有技术、有设备、有规模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少肥料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实现跨界融合,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等田间服务。三是行业新业态有所发展。农资企业试水电子商务并渐成趋势,智能配肥网点建设取得突破。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